设计之知心得获 \ 设计之得

本易品牌设计     王剑秋(Kevin)




001.jpg


得(dei)主要指的是需要和得要,也就是设计及设计过程需要和得要注意和把握的一些要素、内容等。也可简单理解为设计过程中需要和得要做的事情,这里包括了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最后的呈现。

 

002.jpg

 

我们从形和色开始,一个是因为设计与形色有关,设计的呈现也主要依靠形和色来体现。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人本身是视觉动物,科学研究证实,在人的大脑中处理图像和处理文字的是两套不同的“系统”,处理图像的更直观,处理文字的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大脑对图像更容易产生记忆。

 

003.jpg

 

形来源于大自然而后反应与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心形、梯形等等。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敬畏、欣赏、认知、感触、理解,之后经过提炼和改进使大自然中众多的形折射与我们的生活之中,为我们所用。这也是人们长久以来设计过程的成果,这种方法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也一直被沿用和发扬。比如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会根据项目特性及特点来提炼和开发适合的图形元素,这其实就是同一种方法和过程。

 

形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无形,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形的理解一直都有有形和无形的分类。有形为人们直观所见的形,而无形则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范畴,但往往这样的“形”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品大家虽无法看懂却爱之又爱,甚至高价收藏的原因。从有形和无形来看古今都有实例可举:一个是中国古代的篆章,这个应该都不陌生,也都知道,刻的手法分为阳刻和阴刻两种,但其实每个章本身又包含阳形和阴形,阳形即图案的部分,阴形即留白的部分,阳形即有形的形,阴形即无形的形,篆章的美很多时候取决于对阴形(无形)把握;另一个就是现代的标志,每个标志也都有阳形和阴形,和篆章有相通之处。

 

形也通型,不单代表形状,事物存在的形态、形式、状态,一个人的身高、长相等外貌特征都属于形的范畴。老祖先讲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其中的“规矩”便是无形的形,“方圆”即为有形的形,也可理解为,有形的形产生于无形的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面对设计项目时,也应该放宽视野,扩大范围,更多感受和认识无形,之后用有形去呈现。

 

以有形还原和表达无形,这本身也是设计的过程。

 

004.jpg

 

世界总是五彩斑斓又多姿多彩,但就色彩本身的数量来说用它们来形容是根本不够的,具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印刷技术能识别出1000种左右的颜色,一般正常人的眼睛能识别的颜色为6000种左右,如果配合相应仪器和设备则数量更多。但其实就算这个数字再大些或是更大些,也还是不够表述颜色本身的数量,最少至今为止还有很多颜色是我们没有发现或无法识别的。举例来说:《张玥的白色全书》艺术家自述“从2013年,我开始搜集身边的白颜色,将它们编辑成一套关于白颜色的系统,并按照潘通国际制色原理把它们的配比数值调制出来,做成色谱。目前已有8136种颜色。”

 

色也不单指颜色,物体或事物的风格、感觉、某些物体独特的性状,人的态度、性格也都属于色的范畴。同时色彩也和人一样,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并呈现不同的性格。红色热情奔放,且富有感染力,更是中国人的最爱,也被取名为“中国红”;蓝色悠远冷静,有理性且富想象力和科技感。每个颜色都有其独特性,在选择和使用时要仔细斟酌,更需要充分考虑到使用的场景、针对的事件、人等多种因素,特别要处理好色彩之间的组合与搭配,即便是相同的颜色,因使用场景与组合搭配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形和色都与眼睛有关,眼睛是人类了解和观察世界最原始也是最基础的器官之一,当眼睛看到东西时会习惯性的将信息直接发送到大脑,大脑则会以已知的知识,经验去做识别与判断。所以设计的作品想要更好的被接受和传播,除了需要造型和选色,还需要了解一般事物的常识,常态,习惯,规则,等一些已经存在和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东西,这也是实现重组和改进的前提。

 

005.jpg

 

好的设计是更少的设计,是做减法的过程。

 

减,对于很多新人或是其它行业的人来说并不能正确对待。比如一般来说大家被误导为:一个设计成果应该也需要能解决很多问题,甚至是所有问题。同时因为我们身处这个行业,所以很多设计师会有意无意的放大设计的重要性,也会无意的放大作品的必要性,甚至是必然性。比如说标志设计,一个标志有几十个含义、隐喻、预示、寓意,能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什么什么问题。先不说标志本身,想象一下这么多个好是如何集一身于一个图形的,这就像是有一种药,包治百病、无所不能。任何理性的正常人都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可悲的是往往这样的“万能药”却很容易被大家买单。

 

并不是要打击或是抑制我们对于设计的热爱和积极性,只是,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对设计本身不了解,以及设计自身所具有的神秘感都增强了他们对于设计成果的更高期望,这是可以理解,但对于设计行业的从业者,我们不应该利用和放大这些,而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和引导。

 

在说整个设计的过程,针对作业过程来分解:刚开始时需要了解项目基础资料、行业资料与动态、相关竞品、市场大环境、甚至是政策法规及国际动向,所以这个阶段是需要不断丰富添加的过程,资料越多越详细,对于项目的理解会越透彻,对于后续创作方向的把握也越有帮助;到了重组阶段,也是发散和假设多种方式的结合;等到了定型、定性的阶段,也就是开始正式的创作阶段则进入的是不断减的模式。

 

在比如说,中国画中和设计中常用到的留白手法,虽然空却极富空间,通过空白协调并渲染整体,这可以说是减的代表性形式。同时减也通简,是使事物简单的一种方式,也是主次配合的过程,并且在这个本身复杂又浮躁的社会也需要多一些减与简,这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态度。

 

006.jpg

 

接着上面的减来说,应该是减到多一点多,少一点不够,减的最终标准是平衡,就是寻找平衡点。平衡不是一比一,不是一半一半,也不是对称和平均,而是适当、是适度。

 

平衡需要综合并系统性的考虑各个元素以及要素,是综合审视与权衡的结果。从来没有任何人,任何物可以独立存在与这个世界,设计及设计的过程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照顾与主体发生关系的人、物、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并需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否则将会打破平衡,同时这个平衡点也是设计开发的原点,也是最终呈现的落脚点。

 

综合审视与权衡不是为了面面俱到,而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爆发点,就像火山爆发,是所有力量集于一点的结果,如果有几十个点共同存在还怎么爆发,最多只能是流出吧。

 

007.jpg

 

设计不是纯粹的展示,更不是炫技,而是发掘和呈现的过程,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最美最合适的样子,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把它呈现出来,我们做的不是发明的工作,是发掘与寻找,也就是前面章节里还原心的部分。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一定不是有价值的,发掘和呈现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样子。我们得到好的作品说明我们找到了它本来的样子,所以不要总用作品说事,对于设计师来说我们每个人最好的作品不是作品本身,而应该是自己。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于作品来说我们通过不同并不断的发掘与还原,自己得到收获更多,作品只能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同时,做为设计师也只有放下作品本身,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尽量不给自己贴标签,比如设计风格,可以说做事的方式或态度,但作品最终风格的决定权不在于我们自身,而在于项目本身,设计师也不是在为自己设计;也尽量不要说创意,说专业,因为客户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不是我们嘴里的专业术语或英文名词。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要求自己遇到的项目都是自己擅长或是希望的,所以更多的接一接地气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就好像作为医生无法要求病人得什么病,当然病人也没有选择,但不能因为这个而不去做出诊断。我们也等同于企业的医生,不管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做好发掘和呈现的工作。

 

008.jpg

 

这里说说专业的几个标准,做为大家对专业理解的参考。专业的标准为:精确+速度+细节+包装,这几个标准不仅适用于设计行业,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这说的是专业的表现形式,如果说到具体的形态,个人认为,越是专业越需要口语式的沟通与表达。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呈现,使之易于理解和认识,也可使用上个章节中所提到的同理心和结构心来补充。对于专业来说细分是基础,但客户及项目的需求往往是专业领域的“通才”。

 

009.jpg

 

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问题单单靠设计是无法解决的,往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发展的过程及原因都是不简单的。作为设计师不仅要面对本专业内的问题,想要做好设计,想要真正的帮客户解决问题就必须涉猎更多的学科与门类。我们的客户并不都是来自同一个行业,也不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当然也不具备同样的审美标准和诉求。而我们除了掌握与设计和广告相关的,营销、策划、渠道、传播、市场、客群等板块的知识,还需要丰富其它板块,如人类社科、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逻辑思维、人体工程、天文学、国学、佛学等等。

 

上面所说的并不够完全,总结来说就是尽可能更多、更广的涉猎不同门类和学科,越多越好,越广越好,这也符合现下社会所频繁提及的T型人才的理论。“丨”指专业的深度,“一” 指知识面的宽度,这样的结构针对当下社会来说更适用、更全面。再比如井底之蛙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井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丨”也就是深度,我们就是坐在井里的青蛙,不管专业度多深也还是井底之蛙,如果要看到更多的天空只能也必须是加大宽度,越深的井也应该越宽。

 

这里说的杂也不是杂乱无章,虽说是要更宽和更广的涉猎,甚至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但并不是把每个分类都挖的很深,哪怕是做到基础的认知侧面,对于设计过程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杂最终还是为了设计本身服务,以设计为中心是不变的,设计要做深度的深入而杂则以丰富宽度为基础,又或者说设计不仅需要深度还需要宽度。

 

如果仅用设计的专业知识去面对项目作业,其最后的成果,也就是作品最多只能保证是好看的;但如果不断丰富其他门类及学科,便可以使作品或设计成果达到不但有美学基础,同时还好用并适合。

 

010.jpg

 

上面提到杂也有提到“通才”,但实际上这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你不是我也不是,而且我们所面对的很多设计项目也都需要分工合作,协调共进。一个人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做为设计师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必须学会团队作业。不仅要能够与内部团队合作,有些复杂和系统性强的项目,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来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所以更要能够适应于外部团队的协同作业。

 

有些设计师因一个稍有传播的项目,便觉得自己小有成就,开始以大功自居,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功劳,自我膨胀甚至要挟团队,最终也只会是自食恶果。再小的项目都需要配合来完成,我们在提升专业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提升自己的职业。需要承认的是当下的社会现状下,很少有利于我们培养职业感的土壤,但我们自己必须清楚,成长和提升需要的是内外兼修。

 

在平台及团队所创造的价值,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要想不通更不用怀疑它的正确性。你可能是主要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可你和大家一样是团队中的一员。那么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大脑和双手可以独立存在,再如果他们和你一样觉得功劳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这个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选择独立作业,做个人自由设计师。但如果面对较复杂或体量较大的项目时,又该如何胜任呢。不是不能做只是很难做大,也不易有大成就,因为一个人的边界真的是有些小。

 

011.jpg

 

可以透支的不光是人民币,欲望、功利、贪婪、幸福、开心,人性的所有东西都可以被透支。有人在透支幸运、有人在透支时间、有人在透支健康、有人在透支专业、有人在透支行业……

 

其它的先不说,我们这个行业绝对不能做的就是对专业的透支。有些原则和标准需要去坚守,因为高可以更高,但低只会更低,很多标准一旦下来了就很难在上去。设计师不是个轻松职业,特别是现在的商业社会,一切都在讲转换,最终也就是费用,为了生存我们也时不时的会接到一些自己压根没有兴趣、甚至是并不擅长的项目,又或者针对一些预算不高的项目,在操作时专业呈现上做出很大的折扣,这对自身专业方面是透支,从大众对设计行业认知的方面来看也是一种透支。

 

其实这个行业已经在被我们透支,现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不好,不便于传播,不便于使用,甚至有些被认为是脑残的设计,他们的制造者也正是我们这些人,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充当好卫士的角色。就算暂时无法改变现状,最少可以从自己开始慢慢去改变和影响。

 

012.jpg

 

很多设计师相对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也常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来反馈。这样的做法实属错误,在设计服务的过程中,无论是客户的意见,还是来自团队内部的意见多少都是有用的,就算没有用但最少他们的前提都是希望促成事情的良性发展。很多时候设计师不能太过相信自己,毕竟我们在很多方面是无知的。

 

开放不只是针对人来说,对事、对物同样需要。开放能够使我们看事物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使我们更透彻更清晰的面对事物,同时视野开阔之后各方面的境界也会有所提升。总之,开放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可能,单从作品和设计成果来讲,往往多一个方向很可能会得到的会是一份惊喜与收获。


013.jpg

 

有关“得”部分的一些具体方法随后会做持续补充。




做那个行业都不容易,做设计这行更是,我们直观的消耗,或者说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多数人都认为一个设计的完成就是分分钟的事,但设计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分分钟可以完成前的整理、发散以及创作开发的部分,但甲方最不愿意买单却正是这些。做为设计师想要做好设计,想要自己的作品被大家所接受,得要做到的虽不只是上面这些,但上面的内容却也都非常的重要,是对自己的整理同时也是提醒。



微信.png